广州菱控|三菱
当前位置:首页 >> 新闻中心 >> 业界聚焦 >> 正文
新闻搜索
新新闻
本月热门TOP10
强化创新能力是实现机床强国必经之路
http://www.lk30.com
文章来源:网络 更新时间:2012-4-24
分享到:
强化创新能力是实现机床强国必经之路

  导读:   “我不担心经济增速降下来,我只担心它降不下来。”全国政协经济委员会副主任、工信部原部长、中国工业经济联合会会长李毅中在第八届中国工业论坛上表示,GDP增长速度过,不仅资源环境难以支撑,而且不可能集中力量转变方式、调整结构,难免陷于恶性循环

  调结构等不得

  “工业是转方式、调结构三菱主战场。加快转变工业发展方式迫在眉睫、刻不容缓,等不得、坐不住、误不起。”李毅中说道。

  他指出,虽然我国工业规模已居,但大而不强。2011年我国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达18.8万亿元,在500多种产品中有220种产品位居,但总体上在全球价值链中处于中低端,自主创新能力不足,规模以上工业企业研发投入占主营业务收入比重仅为0.69%,而国外平均在2%~3%以上。

  特别是一些关键技术、端材料、成套设备、核心元器件和重要基础件依赖进口。

  实际上,在机床工具行业,类似三菱PLC矛盾也很突出。

  中国机械工业联合会执行副会长杨学桐就认为,中国虽然已经是大生产国、消费国和进口国,但现实三菱PLC情况就是“大而不强”,特别是主机发展的端性及主机与配套的可持续性仍让人担忧。

  他说,已经出台的《中国机床工具行业“十二五”发展规划》明确提出,未来10~15年的战略目标是实现由机床工具生产大国向机床工具强国的转变。

  “但强得有强的标准和特点。”杨学桐表示,在他看来,要达到强国的标准,至少要满足以下条件:

  (1)创新能力必须有体现,要具体化,重要的是原始创新要提,占主导地位,不能只是技术引进消化的集成创新;

  (2)端机床占比较大,端机床占比只有提到20%~30%,才有“强”可言;

  (3)基础研究必须与产业发展有较深度的融合,目前中国机床的基础研究对产业发展支撑与结合不够,特别是机床的可靠性问题直接折射着基础研究的薄弱;

  (4)专业、专用机床的自主研发、生产和应用领域需要不断扩大,比如电子工业装备、先进检测设备、热加工专用设备等;

  (5)对国民经济各部门的支撑要有比较的满足度,不只是数量而是要有品质和水平的满足度;

  (6)要有较的标准、实验和检测的能力,只有在充分实验的基础上才有话语权。

  而现在的情况是,虽然我国机床工业在中低端有优势,但端却处于劣势,这也是为什么多年来我国机床进出口逆差一直处于位的根本原因。

  夯基础势在必行

  记者在采访中了解到,许多用户之所以青睐进口产品,并不是因为国内产品性能达不到,而是源于国内机床性能不稳定,质量无保障。因此尽管购买国产机床要便宜不少,但使用国产档机床担惊受怕,甚至会因故障不断而让用户得不偿失。

  而在国产档机床的质量事故中,基础元器件、功能部件和数控系统的巨大差距是一大祸因,亟待加快改善。

  “这跟我们的创新能力不足和发展路径密切相关,过去我们主要靠技术引进包括购买工厂来获得技术。现在来看,这种做法已经很难有显著效果,而且现在的竞争大环境已经发生很大变化,我们已经成为国际机床企业的有力竞争对手,我们机床规模的庞大让国外机床企业也担心,对技术封锁更加严格。”

  机械工业信息研究院重大装备信息中心主任石勇也认为,在全球发达经济体复苏尚无明显迹象的大背景下,我国机械工业在全球竞争格局中面临的挑战将更多,摩擦将更为频繁,并将进一步由低端产品向端产品扩散,由产品贸易环节向制度环节扩散,由单一的“两反一保”贸易救济调查向知识产权、技术性贸易壁垒、产业竞争力调查等多种方式扩散。

  比如在金融危机爆发前一直呈下降趋势的美国装备制造业国内市场占有率由2007年的67.4%回升到2010年的69.72%。

  而且随着国内企业创新能力的提,美日德等发达国家的政府和企业均提了对中国企业的防范意识,加大对先进技术和设备出口到中国的管控力度。

  他认为,中国机械工业和整个国民经济的科学发展,正在改变过去相当长时期内重“量”不重“质”的现状,今后对作为“工作母机”的机床工业也将提出越来越的水平和质量要求,“攻端、夯基础”已经成为中国机床行业今后结构调整的主攻方向。

  “我们在产业链端一直很被动。”杨学桐说,这两年中国机床进口占比很,增速也在提,关键在于我们自我创新能力不够。

  他建议,要强化行业创新能力,首先要扎扎实实把基础性研究工作做好,拥有自己的实验平台和先进的研究中心,知其然还要知其所以然。

  当前其前提是一定要对用户工艺需求深入了解,否则无法在端市场解决用户的难问题。我们现在的产品应用窘况是,不少国产设备只用来做粗加工,国外设备用来做精加工。问题在于我们对用户产品加工的材料、形面、精度要求,包括刀具和卡具都研究不够,现在的用户更需要的是,在端加工上有“一条龙”加工解决方案的交钥匙服务。

  而可靠性则是企业生产必须长期重视的问题。因为可靠性问题,这是国产设备在用户中的大信任危机,没有一定的可靠性保证会耽误用户生产,造成在用户中的信誉度不。

  杨学桐说,要降低进口,必须有针对性地加强汽车、航空、发电等领域的突破,这就要求机床行业强化该领域设备成套及工艺研究不足需要加强,特别是在多品种大批量生产方式中,如汽车工业领域进入的太少,不能成熟应用,国外汽车在下线之前就与装备结合,形成批量生产能力,而且不能只是主机,还包括各种各样的刀具、卡具的配套,只有全面满足用户需求,才能减少进口。

  而在软件开发上,用户特别需要专用的工艺智能软件,机床厂必须拥有自己的计算机数控系统应用专家,直接面对用户开发,如日本、德国著名机床企业都有自己的数控系统或专用软件。

  “我们说的端并不是仅针对技术指标而言,它更是一个综合能力的考量。”杨学桐认为,中国机床行业如果能将过剩的中低端产能转化为适应用户需求的端产能,尤其是在功能部件和数控系统等基础产品领域能重点着力,缩短差距,则中国机床行业的竞争力就将明显提,我国机床工业的国际地位就一定可以进一步提。

上一条 上一条:绿色建筑产业的春天正渐行渐近
下一条 下一条:三菱QJ71LP21S-25,三菱FX2N可编程控制器
相关新闻  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