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州菱控|三菱
当前位置:首页 >> 新闻中心 >> 业界聚焦 >> 正文
新闻搜索
新新闻
本月热门TOP10
产能过剩:审批收紧或放松 产能过剩引发口水战
http://www.lk30.com
文章来源:中国工业报 更新时间:2013-7-1
分享到:
产能过剩:审批收紧或放松 产能过剩引发口水战

导读:

  水泥市场过剩是否严重,未来是凭借管理、成本优势,通过充分市场竞争的方式争夺市场份额;还是依靠收紧行政审批,关上新增产能的大门,依靠兼并重

  一场围绕水泥产能过剩是否应该放松行政审批的口水战正在上演。

  在今年的年度股东大会上,海螺水泥做出了水泥市场过剩并不严重的“非主流”言论。当日该公司管更是直言,“董事长郭文叁认为国家应该放松审批,完全市场化,海螺的优势才能真正发挥。”近日,贵州省贵定县海螺二期生产线投产,再掀黔市场份额之争,贵州黔南、黔东南地区再次对水泥价格进行下调20~50元/吨。

  近期海螺水泥的一系列动作,是在向外界传递渴望市场竞争的信息。而海螺的举动得到了部分专家与企业的呼应,一场轰轰烈烈的口水战渐起。

  水泥市场过剩是否严重,未来是凭借管理、成本优势,通过充分市场竞争的方式争夺市场份额;还是依靠收紧行政审批,关上新增产能的大门,依靠兼并重组重新划分市场份额,实际上表现了不同企业不同的竞争优势与生存之道。

  抑制新增产能呼唤审批从严

  产能过剩可算水泥行业的顽疾,早在2009年出台的国务院38号文件中已经明确提出,要严格控制新增水泥产能,对当年9月30日前尚未开工水泥项目一律暂停建设并进行一次认真清理。而这一文件并没有抑制住水泥产能盲目扩张的势头,新增生产线仍越建越多。

  “38号文下发后到去年底,全国新建了629条生产线,新增熟料产能7.1亿吨,2012年又新建了新型干法水泥生产线124条,新增水泥设计生产能力1.6亿吨。”中国建材联合会副会长陈国庆透露。

  从今年年初开始,在建和拟建的生产线还有220条,熟料产能是2.8亿吨,折合水泥产能是4.5亿吨。如果这些生产线全部建成,水泥产能大概要达到35亿吨,而“十二五”规划中确定的水泥需求量大概是22亿吨。水泥行业产能利用率的正常值在79%~83%,现在全国水泥产能利用率只有72%,如果在建、拟建线全部建成,按照测算,利用率只有不到63%。

  “如果国务院38号文件出台以后,各个地方能真正按照这一文件精神去认真贯彻执行,现在水泥行业的局面肯定不至于如此。”中国水泥协会名誉会长雷前治坦言。

  贵州遵义赛德水泥有限公司总经理金勇坤介绍说,一些地方官员为了完成业绩考核任务,在招商引资中不遗余力地引入水泥企业。至于水泥生产线建成以后,市场在哪、企业如何生存则完全不在考虑范围之内。

  中国建材董事长宋志平表示,由于地方财政分灶吃饭,尽管A县的水泥厂离B县很近,水泥产量也能满足两个县的市场需求,但为了增加财政收入,B县同样会跃跃欲试,也打造一个甚至产能规模更大的水泥厂。如此一来,很多地方就会出现山前、山后、山左、山右都建起水泥厂的局面。

  中联水泥董事长崔星太表示:“希望各级政府加大对国发38号文的执行、监督、检查力度,不以任何理由审批新的生产能力,对已批未建的水泥生产线收回批文,不允许再建。”

  很多水泥企业代表与行业专家都呼吁审批应该进一步从紧,真正关上新增产能的大门。

  5月15日,国务院宣布取消和下放一批行政审批项目等事项,取消和下放行政审批项目共计117项,但水泥等“两一资”产业和产能过剩行业,投资审批权限并不在下放之列。

  6月14日,国务院常务会议再次提及,严控耗能、污染行业新增产能,提前一年完成钢铁、水泥等重点行业“十二五”落后产能淘汰任务。

  为管住产能过剩的“入口”,自去年以来,中国建筑材料联合会有针对的对一些地区和水泥企业新建的产能提出了20多次警示。

  但刚刚公布的国家统计局数据显示,2013年前5个月,全国水泥产量仍保持了较快增长,产量达8.7亿吨,同比增长8.9%。

  过剩并不严重掀起口水战

  在此背景下,身为水泥行业龙头老大的海螺水泥却在其股东大会上做出了一番“非主流”的言论。而这一看似非主流的观点也得到了部分专家与企业的认同,掀起了水泥行业的一场“口水战”。

  海螺水泥公司方面表示,真正淘汰落后产能之后,“国内水泥产量是17亿~18亿吨产能,并没有达到市场认为的过剩程度。”

  “严控项目审批实际上是产能过剩又一主因”,业内专家表示,严格控制水泥项目审批后,项目批文资源越稀缺,使项目批文价值增加,驱使部分业主有更大动力、愿意付出更大代价,从各种途径取得批文,反而加剧了水泥产能过剩。国发38号文件出台后,反而使水泥项目批文大量增加,产能过剩进一步加剧,就充分证明了这点。

  水泥业资深专家长明表示,发改委自2009年以来已多次警示要抑制产能过剩,水泥项目投资风险很大,审批从严。但是各种投资主体们还是要变着法地扩大水泥产能,因为事实证明水泥项目是有利可图的。

  长明认为,水泥窑每年必须要大修、中修和小修,共计耗时约60天,当其年运转率以84%为标准,其年产能利用率介于70%~80%是正常范围。考虑到我国还有每年近3亿吨落后(立窑等)水泥产能,加之约1.3亿吨低效小型新干窑后进水泥产能的现状,我国现有水泥产能,过剩并不严重。

  “水泥行业产能过剩不能一言概之,需要从产能构成和产品种类两方面来看待。”红狮控股集团有限公司副总经理许有元也认为,目前全国水泥企业共计3900多家,一条5000t/d熟料生产线产能可以排到全国前150名,意味着国内小产能达到3800家左右。根据欧美国家关于新型干法水泥的定义,应该全是5000t/d以上生产线。可见,所谓全国性产能过剩,实际上是小产能的过剩。

  许有元进一步指出,“推进市场化竞争,加快落后产能淘汰,提升产业集中度,优化水泥产品等级,才是遏制产能过剩,推动产业发展的根本。”

  水泥龙头渴望市场竞争

  一番关于水泥产能过剩的口水战,轰轰烈烈的背后,实际上折射的是水泥大鳄对于市场份额分配方式的争夺。

  判断水泥市场过剩程度通常有两个标准,人均产能和产能利用率。2012年底,全国水泥产能利用率创新低至72.7%,产能30亿吨,人均产能可以计算。而工信部颁布水泥准入条件对新型干法水泥熟料年产能过人均900公斤的省份,原则上应停止核准新建扩大水泥(熟料)产能生产线项目,新建水泥熟料生产线项目必须严格按照“等量或减量淘汰”的原则执行。

  然而我国幅员辽阔,每个地区的发达情况相距甚远,目前全国及各省水泥行业真正的产能利用率和人均产能几何,尚待主管部门核实。

  在局部市场未来是凭借管理、成本优势,通过市场竞争的方式争夺市场份额;还是依靠收紧行政审批,关上新增产能的大门,依靠兼并重组重新划分市场份额,表现了不同企业不同的竞争优势与生存之道。

  5月30日,位于贵州省贵定县的海螺二期5000t/d熟料生产线投产,再掀黔市场份额之争。市场水泥供应量大幅增加,为拓展地销袋装水泥销量,该公司于6月10日对袋装水泥价格进行大幅下调,引发市场连锁反应,贵州黔南、黔东南地区水泥厂家为保证市场份额的稳定,相继对袋装水泥价格进行下调20~50元/吨。

  今年海螺水泥已经正式放弃“市场协同、限产保价”,频频向外界传递渴望市场竞争的信息。凭借效的管理与物流及区域掌控能力,海螺的低成本优势很少有对手能敌。而市场产能过剩恰恰是水泥市场洗牌之时,海螺放弃限产保价,选择“提升市场份额、充分发挥产能”的经营策略。

  业内专家表示,海螺水泥认为国家应该放松审批,完全市场化的观点是有一定道理的。海螺水泥管的“其实市场竞争更好,协同会丧失份额,破坏竞争格局”观点,是对近年来水泥供需状况的总结。如果价格不是由市场竞争所决定,价格所传递的市场需求则是不正确的;没有市场竞争,传递给投资者的投资利润率的信号也是有误的;对淘汰落后产能更给了负能量。

  水泥是实行市场调节价的产品,价格由经营者自主制定,并通过市场竞争形成的价格。由于水泥需消耗大量的矿产资源、能源,且对环境影响也不算小,对此需实行必要的监管,但从投资上用行政手段加以控制的方式效果不佳。充分发挥市场这只无形手的作用,也许比单靠行政管理更有效。

上一条 上一条:三菱Q65B,A1SX42-S2
相关新闻  产能过剩   水泥   新闻